提高電機定轉子鐵心疊壓質量的有關探討
在電機制造過程中,常常存在定轉子鐵心疊壓質量不高,定轉子壓圈變形,齒部張開過大,轉子鐵心疊壓施壓范圍過大,工作者操作性不強等問題,這些問題經分析與鐵心疊壓質量有關
1 引 言
電機定轉子鐵心疊壓質量的好壞, 直接影響著電機的性能。 如果施加壓力過大,定轉子壓圈會變形,齒部張開會過大;如果施加壓力過小,就壓不到位,造成電機在出廠試驗時鐵耗超標,電機的電磁性能達不到設計要求,這些問題經分析與電機定轉子鐵心疊壓質量有關。
2 問題分析
( 1 )對原有工藝文件中定轉子鐵心疊壓的單位面積壓力選取的合理性作了分析,確認其壓力與壓強的取值基本合理。定子鐵心壓力與壓強 。
根據 Y 系列異步電機定子鐵心外壓裝的規定, 首次施壓時壓力就按表中最小壓力的 90% 開始, 以后每次施壓的壓力就按上次壓力增加 10% ,檢查鐵心總長度,當總長度比上次相差不大于 0.5mm 時為施壓達到要求。 每次的施壓值都不允許超過規定的最大值。 這些規定在生產實施中出現了偏差: ① 工藝要求的長度穩定在 0.5mm 以后,操作性不太好; ② 因為這個0.5mm 不好檢測,按 10% 遞增壓力比較麻煩,但是如果操作者直接按最大壓力施壓, 又會造成定子鐵心疊壓時所施的壓力過大,從而使壓圈發生變形。
( 2 )定子疊壓時所使用的墊塊是根據定子壓圈的厚度而確定的,墊塊規格非常多,工作者疊壓時經常因找不到合適的墊塊而造成定子壓圈變形和齒部張開過大, 影響定子鐵心疊壓質量
( 3 )現有脹胎和導銷因使用時間過長,出現了磨損和偏差,不能滿足要求。
( 4 )定子鐵心焊筋時,焊籽通過徑向通風槽板飛濺到脹胎表面,導致鐵心退脹胎時內圓和脹胎兩處受焊籽的損傷。
( 5 )在以往 Y 系列異步電動機轉子鐵心壓裝中的施壓值是按中心高列表查詢的,并未將中心高的極數分開。 一方面,相同中心高不同極數電機的轉子沖片的面積相差較大, 導致有部分轉子鐵心疊壓時所施壓加的壓力過大;另一方面,施壓值所設的范圍過大,操作性不強。
( 6 )針對轉子鐵心對軸疊壓時,只有轉軸上的筋端面一個面受力,這樣會造成轉子壓圈變形和齒部張開過大,嚴重影響了轉子鐵心疊壓的質量。
3 解決的方法
( 1 )對原有定子鐵心疊壓工藝進行改進,取消對總長度差值不大于 0.5mm 的要求,工作者操作更方便。 即:首次施壓時壓力就按表中最小壓力的 90% 開始, 以后每次施壓的壓力就按上次壓力增加 10% 施壓,測量鐵心總長度達到要求即可;另外,規定對定子鐵心搭口尖角處必須要進行倒角。 工作者按以上方法執行后,疊壓壓力取值明確,操作性強。
( 2 )針對定子壓圈變形和齒部張開過大的問題,調查了解到定子壓圈的厚度 28mm 為最常用的規格, 為確保墊塊的使用符合要求, 于是設計了一套 28mm 厚的積木式定子疊壓通用墊塊(見圖 1 )。 有了這套通用疊壓墊塊,工作者就可以很方便地使用,從而解決了因壓圈規格多、疊壓時找不到合適墊塊而造成的定子壓圈變形和齒部張開過大的問題。
( 3 )對正在用的脹胎、導銷進行了控制和分類。 對車間所有的脹胎、導銷進行了全面檢查,不合要求的送修,損傷嚴重的報廢。 同時,配齊定子鐵心所有槽形寬度規格的槽形塞規,確保定子鐵心疊壓后的槽形質量。
( 4 )規定在定子鐵心焊筋之前,先將定子鐵心徑向通風槽板圓周方向塞滿阻燃塑料管, 防止焊筋過程中焊籽損傷脹胎及鐵心內圓,從而保證了定子鐵心的質量。
( 5 )對轉子鐵心疊壓的施壓值進行改進。 按電機中心高與極數(即沖片面積)進行分類施壓,縮小了轉子施壓范圍,避免了少數轉子鐵心疊壓時施壓壓力值過大的情況發生。
( 6 )設計了一種新的疊壓工裝—— — Y 系列通用轉子對軸疊壓底模(見圖 2 ),并檢查疊壓底模使用情況,配全附件,杜絕轉子疊壓時壓壞壓圈、壓圈變形和齒部張開超差的問題。 本疊壓工裝用于對軸疊的轉子鐵心疊壓工序中, 工裝設有活動墊板, 該墊板支撐轉軸筋的端面, 在油壓機對沖片施加壓力前,調節此活動墊板,使轉子疊壓底模上的固定板正好與沖片齒部的端面相接觸(此時壓圈是懸空的),這樣,在油壓機上施加壓力時,轉軸上的筋端面和沖片齒部面都會同時受力(原來不使用這個疊壓底模時只有轉軸上的筋端面一個面受力),從而解決了轉子壓圈變形和齒部張開過大的問題, 使得施完壓后的沖片非常平整。
4 結 論
經過一系列的整改措施, 使得整改后的定轉子鐵心疊壓質量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并且還增強了工藝過程的可操作性,大大提高了定轉子鐵心疊壓的質量。
在電機制造過程中,常常存在定轉子鐵心疊壓質量不高,定轉子壓圈變形,齒部張開過大,轉子鐵心疊壓施壓范圍過大,工作者操作性不強等問題,這些問題經分析與鐵心疊壓質量有關
1 引 言
電機定轉子鐵心疊壓質量的好壞, 直接影響著電機的性能。 如果施加壓力過大,定轉子壓圈會變形,齒部張開會過大;如果施加壓力過小,就壓不到位,造成電機在出廠試驗時鐵耗超標,電機的電磁性能達不到設計要求,這些問題經分析與電機定轉子鐵心疊壓質量有關。
2 問題分析
( 1 )對原有工藝文件中定轉子鐵心疊壓的單位面積壓力選取的合理性作了分析,確認其壓力與壓強的取值基本合理。定子鐵心壓力與壓強 。
根據 Y 系列異步電機定子鐵心外壓裝的規定, 首次施壓時壓力就按表中最小壓力的 90% 開始, 以后每次施壓的壓力就按上次壓力增加 10% ,檢查鐵心總長度,當總長度比上次相差不大于 0.5mm 時為施壓達到要求。 每次的施壓值都不允許超過規定的最大值。 這些規定在生產實施中出現了偏差: ① 工藝要求的長度穩定在 0.5mm 以后,操作性不太好; ② 因為這個0.5mm 不好檢測,按 10% 遞增壓力比較麻煩,但是如果操作者直接按最大壓力施壓, 又會造成定子鐵心疊壓時所施的壓力過大,從而使壓圈發生變形。
( 2 )定子疊壓時所使用的墊塊是根據定子壓圈的厚度而確定的,墊塊規格非常多,工作者疊壓時經常因找不到合適的墊塊而造成定子壓圈變形和齒部張開過大, 影響定子鐵心疊壓質量
( 3 )現有脹胎和導銷因使用時間過長,出現了磨損和偏差,不能滿足要求。
( 4 )定子鐵心焊筋時,焊籽通過徑向通風槽板飛濺到脹胎表面,導致鐵心退脹胎時內圓和脹胎兩處受焊籽的損傷。
( 5 )在以往 Y 系列異步電動機轉子鐵心壓裝中的施壓值是按中心高列表查詢的,并未將中心高的極數分開。 一方面,相同中心高不同極數電機的轉子沖片的面積相差較大, 導致有部分轉子鐵心疊壓時所施壓加的壓力過大;另一方面,施壓值所設的范圍過大,操作性不強。
( 6 )針對轉子鐵心對軸疊壓時,只有轉軸上的筋端面一個面受力,這樣會造成轉子壓圈變形和齒部張開過大,嚴重影響了轉子鐵心疊壓的質量。
3 解決的方法
( 1 )對原有定子鐵心疊壓工藝進行改進,取消對總長度差值不大于 0.5mm 的要求,工作者操作更方便。 即:首次施壓時壓力就按表中最小壓力的 90% 開始, 以后每次施壓的壓力就按上次壓力增加 10% 施壓,測量鐵心總長度達到要求即可;另外,規定對定子鐵心搭口尖角處必須要進行倒角。 工作者按以上方法執行后,疊壓壓力取值明確,操作性強。
( 2 )針對定子壓圈變形和齒部張開過大的問題,調查了解到定子壓圈的厚度 28mm 為最常用的規格, 為確保墊塊的使用符合要求, 于是設計了一套 28mm 厚的積木式定子疊壓通用墊塊(見圖 1 )。 有了這套通用疊壓墊塊,工作者就可以很方便地使用,從而解決了因壓圈規格多、疊壓時找不到合適墊塊而造成的定子壓圈變形和齒部張開過大的問題。
( 3 )對正在用的脹胎、導銷進行了控制和分類。 對車間所有的脹胎、導銷進行了全面檢查,不合要求的送修,損傷嚴重的報廢。 同時,配齊定子鐵心所有槽形寬度規格的槽形塞規,確保定子鐵心疊壓后的槽形質量。
( 4 )規定在定子鐵心焊筋之前,先將定子鐵心徑向通風槽板圓周方向塞滿阻燃塑料管, 防止焊筋過程中焊籽損傷脹胎及鐵心內圓,從而保證了定子鐵心的質量。
( 5 )對轉子鐵心疊壓的施壓值進行改進。 按電機中心高與極數(即沖片面積)進行分類施壓,縮小了轉子施壓范圍,避免了少數轉子鐵心疊壓時施壓壓力值過大的情況發生。
( 6 )設計了一種新的疊壓工裝—— — Y 系列通用轉子對軸疊壓底模(見圖 2 ),并檢查疊壓底模使用情況,配全附件,杜絕轉子疊壓時壓壞壓圈、壓圈變形和齒部張開超差的問題。 本疊壓工裝用于對軸疊的轉子鐵心疊壓工序中, 工裝設有活動墊板, 該墊板支撐轉軸筋的端面, 在油壓機對沖片施加壓力前,調節此活動墊板,使轉子疊壓底模上的固定板正好與沖片齒部的端面相接觸(此時壓圈是懸空的),這樣,在油壓機上施加壓力時,轉軸上的筋端面和沖片齒部面都會同時受力(原來不使用這個疊壓底模時只有轉軸上的筋端面一個面受力),從而解決了轉子壓圈變形和齒部張開過大的問題, 使得施完壓后的沖片非常平整。
4 結 論
經過一系列的整改措施, 使得整改后的定轉子鐵心疊壓質量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并且還增強了工藝過程的可操作性,大大提高了定轉子鐵心疊壓的質量。
關鍵字:鎮平明星機電